2006/03/26

美學的經濟_消費的社會(2)

孫燕姿共同體

你有沒有發覺,這幾年來「年輕人商品」賣得就是比「成年人商品」好?事實上,台灣的青少年已成為一個完全不同的消費族群,他們輕易地就能推擁出某類商品,遠超越過去成人市場才能帶來的銷售實力。
不知道你有沒有注意到,前幾年來景氣蕭條,但卻有一小撮行業或產品,生意可大發利市!譬如我們常見的「茶裏王」、「天堂」、「孫燕姿」、「哈利波特」、 「阿Q桶麵」、「壹週刊」、「Moto手機」……,把它們拿來和許多曾經熱賣或大賣、卻不再流行的商品或創作者(例如身邊只有我還採買的李宗盛音樂和可口 可樂)對比,就不禁引人好奇:這個社會裡的消費族群,以及驅動消費的種種動力,是否產生了革命性的變化。
仔細去看「暢銷╱滯銷」、「流行╱不流行」,可以發覺一個顯著的現象,那就是以「青少年」為訴求的商品,在「暢銷╱流行」的象限中佔多數,而以「成年人」 為訴求的,則多半蹲坐在「滯銷╱不流行」的角落裡暗自垂淚。這樣的觀察並不是說:青少年的商品一定大賣,而成年人的就一定完蛋;但我們卻可以這麼說,如果 貴公司在過去兩、三年專攻青少年消費市場,你去年的尾牙應該比其他人吃得都快樂。

成年人市場為何蕭條
有很多理由可以解釋這「so young, so good」的現象。 第一:西進效應副作用。據估計,台灣成年人口中約有一百萬人長駐中國,假設他們過去每月要花上二萬五的生活費,那就代表著台灣有三千億 台幣的「民間消費」不見了(相當於八十五億美金,也就是百分之三的GDP),另方面,青少年則是多半走不了的,當一個市場規模減少而另一個沒少,相對就凸 顯了年輕市場的熱力。第二:零用錢增多。現代的年輕人「可支配所得」增加了,他們誕生在台灣最富裕的年代(一九七○年後出生),父母所得增加,自然給他們 的零用錢比咱們當年多上許多,而且他們沒有「戒嚴生活義理」的重重道德規範,愛花多少就花多少,造成這個族群消費實力的「浮出水面」。第三:現金卡的「擴 張信用」效應;台灣信用卡發卡數量已經超過每人三張,幾乎已到全民皆卡的地步,但是就業市場中的「大人」會感受到經濟衰退的不確定感,緊縮信用和消費,還 在念書的青年卻沒有這種危機意識,他們競相「舉債消費」的結果(以及眾多George & Mary發卡銀行推波助瀾),也使年輕人商品的市場特別地麥克麥克。
上面這些理由一定都有道理,但我們更好奇的是:即使是年輕人市場普遍景氣,但為什麼就是有些商品「超級景氣」?就好比經濟十年不動的日本,卻有一個少女歌 手濱崎步的唱片,可以一個人佔到全日本CD銷售總量的百分之十六(類似的是台灣的孫燕姿和周杰倫, 而其他人卻不能?我們可以合理推敲:即使是穩定成長的 年輕人市場,也一定有一個「潛在驚人」、「進行中」的力量,使這群少年仔成為一個完全不同的消費族群——他們輕易地就能推擁出某類商品,遠超越過去成人市 場才能帶來的銷售實力。換句話說:如果是消費族群的本質有了根本變化,而不是一時的歷史偶然,那是否所有做行銷的人該趁早把我們的聚焦眼光,由「對成年人 產品的習慣性鎖定」(單一消費能力較高),轉移部份心力到青少年市場?因為這些青少年也會長大,理解了他們,也就理解未來他們就業後的「下一個成人社 會」。

年輕人的共同體
我們的觀察是:年輕人產品的風起雲湧,其實來自一個當代青少年特有的、凝聚的「想像的共同體」(Imagined Community)所發揮的族群式消費能力。說他們「凝聚」,是他們在很短的時間就能夠「知曉」、「分享」、「認同」產品,並且透過「消費」去傳播或鞏 固對產品和自己的認同;甚至還會組織各種次社群,去豐富商品的意義,從而帶來更多的消費,而這不斷自我生產的商品流通方式,無疑就是某類商品「猛暴式」銷 售量的來源。說他們「特有」,是因為——呵呵——在此之前,我們老一輩人中從沒出現過。
「想像的共同體」這概念,借用自愛爾蘭裔社會學者安德森(Benedict Anderson,出生在中國昆明)於一九八三年出版的同名書名。在這本書中,他透過自己寄居、旅行在東南亞國家的少年生活與田野經驗,向外擴散研究美洲 和西歐民族國家成立的歷史,歸納出現代國族國家(state)形成的脈絡原因,來自「對身為一個命運共同體」的「集體想像」。而這個過程中有三項關鍵要素 ——相同的語言、普及的新媒介(主要是報紙)以及共同的「受難經驗」,促成了遠在不同地方的人,通過想像而彼此認定是「同一民族」,而為了超脫共同的受 難,打造國族國家的形成過程理所當然是「熱切」的,「集體」的,而且充滿行動力。
安德森是嚴謹的學者,他的研究論證遠比上述的三言二語更豐富,他大概也不會對這裡談的行銷有興趣。但他對「民族」這個心靈澎湃群體的人文式分析,卻無疑能幫助我們來認識台灣新興的「數位青年族群」。
看看身邊,我們 的下一代擁有一個非常特別的新媒體——Internet,其上的BBS、MSN、ICQ、Blog、私人相簿、Online Game社群聊天機制,這些讓成人社會感到陌生的媒介,對他們而言卻是熟悉的有如空氣;再來看他們的語言,雖然生活中他們和我們說同樣的台語或普通話,但 仔細看他們在Internet上溝通時所用的^o^(代表"大笑")、:-((代表 "不快")、>_<(代表"痛")、8-)(代表" 戴著太陽眼鏡")……這些表意文字,對成年人來說又宛彿外星密碼最 後看他們的共同「受難經驗」,青春期裡的威權父母、教改過程中的憤怒老師、百般規訓他 們的成人社會(由「體重」到「性」,由「網咖的污名化」到「道德淪喪」指控),不正是他們藉由Internet與「部落語言」,想像而為一個「分享痛苦又 彼此取暖」的共同體之原動力嗎?

抵抗成人價值,凝結成群
學行銷的人都知道「市場區隔」 這件事,怎麼把商品「定位」(position)到一個特定族群,始終是一件難差事,近年來出現的「數位青年族群」無疑恰好 給了敏感老闆最佳的商機,只要「抓對了」這個想像共同體中的共同需求,商品就會有龍捲風暴的暢銷能量(消費者還會幫忙跟著促銷,這簡直是前所未有)。
或許也可以這麼說:當代的青少年在形成一個自我認同的族群時,「恰恰好」地也形成了一個旗幟鮮明的市場區隔。如果你是英國經濟學者漢默(Garry Hamel)描述的那種「常到小孩房間,看他在PC前做些什麼」的敏感者,而且又是個能用同理心去分享(而非責備)的大人,你不就掌握了這個新興市場?
那什麼是「數位青年族群」的集體心靈需求呢?「受難經驗」是一個好線索。
相對於成人社會不斷教化的「大意義」(賺錢、成功、服從企業文化),當代青春期中的青少年往往生活世界中發展出多種父母眼中的「無意義」或「小意義」,來 和大人世界交鋒。他們沒有能力去推動革命,也不敢真的和成人世界正面對抗,但又要回應自己心中不斷的不滿,而且三不五時還要「證明自己比大人優秀」。
於是他們或者「取消」大人擁抱的價值(例如不「乖乖念大學」,而去泡網咖),或把大人嫌惡的形象「另立」為神聖價值(例如成為「拒絕長大的辣妹」——我就 是喜愛無知和三八!),或者「更改」大人價值的排序(例如把「周杰倫」看得比政治人物更重要),並且透過網路社群的分享,壯大成各類「青春意識型態」,他 們對各類事物有分明的喜惡,也有各類的英雄代言人;有了網路和鍵盤,他們可以創造封閉性的文字,區別「庸俗成人」和「春風少年」。這樣的青春期苦悶我們當 年都有過,但是我們那時可沒有一個Internet這樣的媒介,把「想像的共同體」全台串聯起來(而像F4背後的操盤人柴智平,甚至可把中港台的少年仔都 聚合起來)。

集體認同的力量
這兩三年來,我們已經可以看到聰明的廣告人或行銷人,機靈地運用這個概念,使用看似無厘頭實質卻極盡高明的修辭,把許多商品賣得淋漓盡致。
隨便舉個例子:孫燕姿「我要的幸福」歌詞(為愛情付出/為活著而忙碌/為什麼而辛苦我仔細記錄/用我的雙眼/在夢想裡找路), 以及濱崎步無止盡的變裝和變 妝。只要你的商品定位是少男少女,而只要你的修辭建立了認同,你很容易就能席捲市場。當然,青少年裡也會有分眾的競爭(譬如著迷蔡依林和王心凌的,就不同 國),要爭取最多的認同,意味著你必須小心經營、或發現「想像共同體」裡的最大公約數,但那又是另一個話題了。
「想像的共同體」談的是「認同」的力量,這族群中的領袖(譬如BBS中的「版主」)編織、鼓動、散播、分享、闡釋商品的意義和「我族」的關係,而這樣的真誠表露,又鼓舞了異地的同輩消費者,這樣前仆後擁的市場情境,就是「想像共同體」的巨大市場力。
我們該留心的是:這一代後的每一代都是Internet的孩子,「想像的共同體」這新概念,肯定將是數位時代行銷人最意外的一門新功課,不是嗎?

快感的社會
現代社會裡人人追求「快感」,但為什麼偏偏就在此刻,大家突然解放了「理性」、拼命謳歌「感性」?其實是有一個「工作」上不得不然的迫切需要……。 不知你有沒有感覺到,這年頭上市的新產品,如果沒讓人有「快感」(pleasure),你可是對它一點興趣也沒有。從雜誌到手機、從泡麵到基金、從壽險保 單到個人電腦;當然,原本就強調快感的汽車、保養品、飲料、運動鞋,那就更是變本加厲地「香汗淋漓」了……。 早些年前,資訊月展場開始辣妹橫行,一時讓人糊塗「這和賣電腦有何關係?」但自從親身加入PC電玩「暗黑破壞神」(Diablo)的冒險行列後,才知道 「繪圖卡」所帶來的感官魅力,絲毫不輸在國道上把BMW開到二○○公里,那種身體感受到引擎燃燒和風速糾葛的無邊快感;或者說∣∣真實地感受到自己的「存 在感」(sense of being)。 後來又知道,原來資訊月延攬辣妹是向汽車展學來的,而汽車銷售和清涼美女的搭檔早就不是新鮮事,畢竟「快感」和「性感」只是一線之間而已。
感性產品的興起 但最近研究消費社會的理論和現象愈多,卻發現單由「性感」看「快感」,未免太貶抑了「快感」;它在現代人生命中的角色,比「性」要大得多,也嚴肅得多。
舉例來說,汽車展裡的美女,不是來製造你的性幻想的,而是和車商共謀來塑造你對世界之「征服欲」的;當你看到辣妹遞給你一隻手機,你感受到的是那種把「美 麗」連上「科技」的聯想,你的快感來源是手機,而非充當橋樑的辣妹。 此外,也有另一種更深層的因素,指引著我們更拼命地去追尋快感、促使廠商用力地來開發快感;這因素∣∣我們姑且稱之為「追求真我的自利動機」。 九○年代中期後,全世界商業社會突然掀起了一股「創新」新浪潮,值此惶惶之際,數家科技公司以獨具感性的創意產品異軍突起(例如Nokia, Apple, Samsung, Sony)、全球如「Spa」、「Sex and the City」、「PS2 & Xbox」等新體驗商品旱地拔蔥,兩相會合,開啟了企業組織對「創意人」的瘋狂飢渴,、「知識經濟」、「體驗經濟」、「奢華社會」……剎成顯學。組織裡的 工作者被要求要「展現個性」、「表露感性」、「研發感動產品」;他們的任務也變成「打造平價的豪華」、「發現城市美學」、「與消費者性感溝通」等等,不一 而足。
個性工作者抬頭 然而,原本「沒有個性」的大多數工作者,如何在五秒鐘內變得有個性?一輩子習慣於「操作和控制」理性的管理者、企劃者、研發人,如何能瞬間變成有感性的「創意人」?
如果創意來自於個性,來自於一種專屬於個人感性和理性交織的抉擇(正因如此專屬、無法模仿,所以「創意人才」成為企業首要資產),那麼如何催生出這種新穎的能力,便成為現代人焦慮感的來源:我如何發現自己獨一無二的個性?我是個有個性的人嗎?
對此,EMBA幫不了什麼忙;企管顧問是首先要被改革的對象,更無法幫你;部門主管則比你更自身難保∣∣這下怎麼辦?
答案在於「自己的身體」!有什麼比自己的身體,能給你更「獨一無二」、「專屬於你」的感受;而藉由這種私密的肉體和心靈對話,你所產生的意念、激動和感 動,正是你獨一無二、創造自主抉擇的「創意」的源泉。透過身體感受的普同性(universa- lity),你了解了自己,好像也似乎理解了其他創意人、群眾與市場。 這個觀察並非我獨到的發現,因為有好多才華洋溢的人早就已經這麼作。
當年聽六○年代搖滾吉他之神吉米‧亨德烈(Jimi Hendrix)用電吉他奏出美國國歌,那淒冽動人的顫音和延長和絃,讓你分不出到底他是「歌頌」還是「批判」,我曾好奇Hendrix是如何有此靈感, 後來才知他都是每每在喀藥後,才煥發出如此迷幻風采。爵士樂裡的薩克斯風手查理‧帕克(Charlie Parker)、小喇叭手查特‧貝克(Chet Baker)也都是箇中同好,因為在他們的那一行裡,「即興」的Solo部分要求極高度的破格創意,而且同儕競爭太激烈,樂手往往只能讓身體置身於「失去 自我」的危險邊緣,才能探手摘住那動人、璀燦的音符。
快感企業家的誕生 享受這種身體帶來的絕妙感受,並非只是藝術家的專利。甲骨文(Oracle)的執行長Larry Ellison就是個身體冒險者,他擁有一架雙引擎噴射機,通常都是自己駕駛,留著機長在後座打盹;最令甲骨文股東提心吊膽的,則是他酷愛操駕帆船。
一九九八年十二月,他親自駕駛自己的「Sayonara」號參加澳洲雪梨公開賽,結果一出發就遇上暴風雨,參賽的一一五艘船隊被吹得四分五裂,其中五艘沉 沒、六名水手喪身,只有四十四艘航抵六三○英哩外的終點,「Sayonara」號居然是第一名。好幾次,Ellison都對外坦承:置身體力和意志崩潰的 臨界點上,他清楚認識自己的生命本質,知所當為與不當為,這樣的磨練,使他在商場上屢出創意十足的險招(包含併購PeopleSoft),讓對手也不得不 佩服。
心理學家指出:在最顛峰的興奮和最極致的痛苦中,身體才能獲得快感,只有在此心智噴出的關頭,自己才能豁然開朗:我是誰?我渴求什麼、我厭惡什麼?在希望和恐懼交會之處,人因此而掌握了自己的個性∣∣一種cutting-edge的感性和知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