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3/08

黛妃與女皇 The Queen


今天看了這部....但是懶得自己寫心得~~~

好看,而且好想哭喔!
白金漢宮前的花海~~~~~~
一場車禍可以很突然帶走一個人..
一對雙親的女兒、一雙孩子的媽媽、丈夫的妻子、男朋友的女朋友~~~


劇情簡介
海倫米蘭主演,本片獲得2006威尼斯金獅獎最佳女主角。

當黛安娜王妃意外死亡的消息傳出後,世界一片震驚。世人對英國皇室產生了懷疑,皇室信用急速下降,英女王伊麗莎白二世這時並沒有公開露面,而是和家人躲到 了度假城堡裡。首相布萊爾一上任就要面對國人日益高漲的反皇室情緒,壓力很大,他必須盡快找出方法,令女王和人民的關係改善……

在這部電影中導演史蒂芬佛瑞爾斯以他最拿手作家導演的敘述手法,流暢又細膩的表現出女皇面對這位讓她頭痛不已的媳婦死亡事件的內心煎熬和天人交戰。而劇本 則出自史蒂芬佛瑞爾斯有多次合作經驗的編劇彼得摩根,他利用各種管道取得王室內部不為人知的資訊,編寫出這部充滿人性掙扎的劇本也因此獲得金球獎的青睞; 而演出女皇的海倫米勒則在人母與一國之母的角色扮演上,表現得可圈可點。

《黛妃與女皇》 將帶領觀眾深入一個震撼20世紀的國際事件,揭開悲劇發生時的權力核心面貌,瞥見引人省思、刻薄嘲諷、感人肺腑和高潮迭起的高層內幕。這個真實事件的虛構 故事背景設在1997年8月,也就是英國黛安娜王妃突然意外身亡的時間點,揭露英國皇室和英國政府之間的秘密互動。悲劇一發生,以英國女皇(海倫米勒 飾)為中心的保守傳統英國皇室,與機智重形象的新任首相布萊爾(麥可辛 飾)彼此之間缺乏共識,結果造成激烈明爭暗鬥的情景,雙方周旋於秘密和公開、責任和情感、因循和行動等對立態度。同時,沈浸於悲傷情緒的英國人民也冷眼旁 觀英國皇室對於此一事件的反應。

《黛妃與女皇》在創作電影劇本時,曾訪問許多相關人物,投入大量調查工作,收集各方可靠情報,並根據所有資訊創造出最真實的事件情境,精心描摹維妙維肖的 現代當權人物。英國女皇身為當今世界上少數僅存的君王,此片即生動刻劃其不為人知的一面,描述她在黛安娜王妃驟逝後,遭逢前所未有的媒體攻擊、公關操弄以 及民眾的反動情緒,以及此一低潮期表現出來的脆弱人性。

黛安娜王妃是全球公認最知名、最受愛戴的女性之一。1997年8月,她因嚴重的撞車意外身亡於巴黎街頭。這個震驚世界的消息一傳開,紛紛成為各國際媒體的 頭條新聞。在英國國內,民眾沈浸在深切悲痛情緒的同時,面對英國政府與皇室搖擺不定的態度輿論界也開始出現撻伐的聲音,使得皇室內部動盪不安。

這個轟動的悲劇事件對於權力核心的影響與一般社會的反應截然不同。檯面下,新成立的英國政府和英國皇室展開激烈的秘密對峙,雙方斡旋於黛安娜王妃過世的善 後處理。黛安娜王妃未離婚前已經是高度爭議的公眾人物,但她和查爾斯王子分手之後仍維持公開形象,頻繁出現在報章媒體,使得皇室對她的言行十分不滿。現在 黛安娜王妃驟逝,女皇帶領的皇室一如往常表現出對於家族悲劇的低調態度,隱蔽在蘇格蘭的巴爾莫勒爾(Balmoral)城堡中,仍然過著平靜不起波濤的皇 室生活迴避大眾目光,直到新政府領導人的首相布萊爾出面說服皇室對人民發言表態。

電影內容就是以震驚當代英國社會的轟動事件為主題,精彩描述皇室在黛安娜王妃過世後與英國首相布萊爾及情緒激動的廣大英國人民之間的衝突互動關係,這現象反映了皇室權力的快速消退,首相地位的提高,以及英國步向民主、開放新形象的轉變動力。




===========================================================
http://city.udn.com/v1/blog/index.jsp?uid=steventu

電影可以鑑往知來、反應歷史,也能看出一個民族的氣度與眼界。

在肯洛區(Ken Loach)以《吹動大麥的風》(The Wind That Shakes the Barley)勇敢省視英國與愛爾蘭的愛恨情仇之後,這「日不落國」又拍出了《黛妃與女皇》(The Queen),直接描寫現今還在世的伊莉莎白女王。在兼容各種觀點的?容大度之下,電影對王室制度的不合時宜與光榮傳統皆有描寫,真正讓全世界都看見英國 人的智慧、勇氣與幽默。

《黛》片的故事背景,架構在黛安娜王妃於巴黎車禍過世後的七天。由於黛妃那時已離婚,身份並非王室成員,因此女王認為不應用王室的各式禮俗來對待她。但黛 妃受到英國人民的喜愛與擁戴,民眾對王室的處理方式很不滿。於是當時的首相布萊爾便居中斡旋,希望女王放棄她的堅持。

剛獲選今年坎城影展評審團主席的導演史蒂芬佛瑞爾斯(Stephen Frears)拍片多年,一向以細膩刻畫角色關係聞名,雖然堅守紮實的戲劇結構,但在他的作品中,角色關係從來不是「非黑即白」的好萊塢式處理法。所以我 們會在《致命賭徒》(The Grifters)裡看到兩女一男、母子之間曖昧又緊繃的愛情關係;在《美麗壞東西》(Dirty Pretty Thing)裡看見不同種族、性別、階級的人物互動與鬥法,在同一棟飯店裡進行;然後又在去年的《裸體舞台》(Mrs. Henderson Presents)裡看見一個任性的寡婦與一個堅持創作龜毛的製作人之間,那種既微妙又難以解釋的情感交流;更不用說經典作品《危險關係》 (Dangerous Liaisons)裡,穿著古裝的男女們內心掙扎、複雜難解的情慾交易。

這一次,史蒂芬佛瑞爾斯挑戰的是黛妃死亡這個極具爭議的歷史事件。在編劇彼德摩根(Peter Morgan)去蕪存菁、觀點明晰的劇本做為肌理之下,觀眾看到的不只是女王、首相各在其位的堅持、拉扯與危機處理,最重要的是在電影用類似輕喜劇的基調 帶動之下,盡現這些政治真實人物背後充滿人性的一面。時間過了這麼多年,藉由電影裡對這個事件的重新詮釋,更讓全世界的觀眾都有機會自我省思,大家平時是 如何透過媒體的眼睛,看待這些所謂的「新聞」事件與公眾人物,而忽略真正的「事實」,可能並非表面所呈現的那樣。

所以女皇一開場就和畫師談論她的角色與處境,她也會在床上戴著頭套跟老公討論黛妃的「家務事」;首相布萊爾看似年輕有為,但面對女王的年長與威嚴,面對各 方壓力的折衝,也有他陷入兩難的一面。導演幾乎是面面俱到地呈現各方觀點,他對誰都不偏頗,也不對誰特別嚴苛;看似舉重若輕地講述一個「故事」,但其中包 含的問題,讓這個本來就難以「非黑即白」、「非對即錯」的事件狀態,變得更加透明清楚。史蒂芬佛瑞爾一向充滿自由主義的世界觀,更加成功地讓片中所有活生 生的政治人物,都變得各自有各自的清晰立場,卻又一點也不矯情而鄉愿。

除了編導精彩,出色的表演更為全片錦上添花。飾演女皇的海倫米蘭(Helen Mirren)從身形、語氣、走路方式,到一種不怒而威的王者霸氣,以及最後那場嚇死人的電視演講,在在都宛如「附身」一般,不只讓她拿下金球獎等各大影 后,奧斯卡也幾乎已是囊中之物。另外,扮演首相布萊爾的麥可辛(Michael Sheen),也幾乎像模仿秀一樣神似本人,我認為他才是今年奧斯卡最大的遺珠。光看這些演員出神入化的演出,本片就已極具高度可看性。


千萬別誤以為《黛妃與女皇》是一部冷硬的政治電影,其實它的本質可是充滿娛樂性的,在談笑之間,你會更佩服英國人,甚至對他們堅持君主立憲的原則充滿新的理解。


===========================================================

原文刊載於《金桔粒的影像部落格》
http://www.wretch.cc/blog/jimulder

說實話,我比較喜歡本片一開始的譯名:《女王陛下》。雖說女「王」與女「皇」有其定義上的差別,但《女王陛下》至少翻出The Queen背後所代表的權勢地位與王室正統性。現翻成《黛妃與女皇》不但分散了焦點,原先「女王陛下」的氣勢似乎也消失無蹤。

西元1997年8月,搭載英國黛安娜王妃的轎車為了躲避狗仔隊的追逐,撞毀於巴黎的地下道。黛安娜王妃傷重不治死亡。因黛妃本人的話題性以及皇室與媒體的 惡質關係,黛妃死訊一傳出,除了震驚全世界外,關於皇室陰謀論的諸多揣測也甚囂塵上。《黛妃與女皇》就是以黛妃死亡後的七天內,英國皇室的代表人物伊莉莎 白二世與新首相東尼布萊爾所領導的工黨政府,二者之間微妙的政治角力與拉鋸關係。

由於黛妃之死距今僅十年,在所有評論尚未蓋棺論定,以及當事人皆還健在的情況下,編導不但在史實的考證下得格外小心(因為稍有閃失,劇中人物都可以活著跳 出來告你毀謗),還得排除政治力的壓迫,以戲劇的手法來詮釋這段七天之內不為人知的宮緯秘辛。因此看完《黛妃與女皇》後,首先不得不對導演Stephen Frears豎起大姆指,肯定他拍片的道德勇氣。聽說這部片是他花了許多力氣,訪問皇室周遭的相關工作人員,收集到許多非官方的小故事,再輔以媒體的相關 報導,大膽側寫皇室內部對於黛妃之死的冷淡背後的原因。

《黛妃與女皇》從一名畫家與女皇的對話中展開。那天是英國首相選舉的投票日。白金漢宮外頭人聲鼎沸,英國現任女皇伊莉莎白二世卻好整以暇地端坐宮內,擺 pose做模特兒。在女皇與畫家的對話中,觀眾得知了女皇雖然擁有整個大不列顛帝國,卻連最基本的「投票權」也沒有。(這是由於英國的政權由首相內閣及國 會掌握,君主的實際角色則限於非黨派功能)象徵英國女皇只有虛名,沒有實權。除了在爵位勳銜的頒授上可以論功行賞,卻無法在政治決策上做出貢獻。

即便如此,英國女皇仍然以舊有的傳統自居,高貴且自信地活著。出生於1926年的伊莉莎白二世,經歷過二次世界大戰,並在1952年(26歲)加冕成為女 皇,是目前在位時間第二長的國家元首。伊莉莎白二世這個角色,在海倫米勒的詮釋之下,活脫似從現實生活裡走出來的人物似的。電視裡的伊莉莎白女皇略顯老 態,而電影裡的海倫米勒則是神采奕奕,一舉手一投足間皆散發出女皇的貴氣與尊嚴。光是看她收放自如的演技與散發出來的不凡氣質,就已經值回票價了。

對照於海倫米勒的威嚴莊重,她身邊的二個男人-菲力浦親王和查爾斯王儲就顯得卑微不堪。美國老牌演員James Cromwell飾演伊莉莎白二世的丈夫菲力浦親王,在母權社會的制度下,他在女皇邊的叨叨絮絮全變成八婆式的碎碎念。若說伊莉莎白二世是個尚能接受現代 化的保守派女皇,那菲力浦親王根本就是食古不化的老頑固。所有女皇所做的決定,他都有意見。可惜他所娶的是母儀天下的英國女皇,無論再怎麼不爽,檯面上也 沒有他說話的份量。

而在電影中,由Alex Jennings所飾演的查爾斯王儲更變成一個懦弱無能的軟腳蝦。他對於母后的命令只是敢怒而不敢言,就算是前妻意外喪生,連喪禮是否要公開或私辦都要看 母后臉色,敢怒而不敢言。最後好不容易找到新任首相東尼布萊爾當做擋劍牌,卻連打電話給他的勇氣也沒有。所有事情都要靠身邊的私人秘書打電話來傳達。顯見 導演對於查爾斯王儲這個角色極為不滿,因為電影中的查爾斯王儲,除了對母后的唯唯諾諾外,就只剩在辦公室裡對屬下的擠眉弄眼。不禁讓人對這位英國的下一個 國王感到好氣又好笑。

另外一位靈魂人物-也就是英國當今首相Tony Blair-則由英國性格演員Michael Sheen所飾演。Tony Blair在電影裡頭是個討喜的角色,不但周旋於查爾斯王儲與伊莉莎白二世的母子關係之間,還必須成為政府與皇室之間的潤滑油。關於Tony Blair在片尾的態度大轉變,從反君主制度到擁護伊莉莎白二世,甚至排除眾議替女皇說話,編導提出一個模糊的論點。在某場戲裡,Blair的妻子質疑丈 夫,從反對君主制度到擁護女皇的原因是因為,Tony的母親跟伊莉莎白二世是同年代的人(註:Tony Blair出生於1953年,正好是伊莉莎白登基後一年)。因此他比較能夠以母親的角度,將心比心地替伊莉莎白二世設想。

除了演員精湛的演技外,編導功力亦令人讚賞。我很喜歡導演利用「公鹿」做為傳統皇室有權無勢的象徵。在英國宮廷裡,打獵是很尋常的戶外活動。被獵殺的公鹿 頭會被製作成標本,懸掛在走廊邊,象徵皇室的權勢。某日,女皇的車在溪邊拋錨,孤力無援的情況下,累積數日來的情緒終於爆發,一向喜怒不形於色的女皇竟在 溪邊暗自啜泣起來。忽然間,她見到一頭有十四根角的公鹿,雄糾糾氣昂昂的站在她眼前。

那公鹿昂然挺立的姿態,喚醒了女皇身上所流的高貴血統。女皇於是將眼淚擦掉,催促公鹿離開,以免遭到獵人的捕殺。諷刺的是,就在女皇決定採納Blair首 相的決定,回到白金漢宮向已逝的黛妃致意時,才得知公鹿被射殺的消息。離開Balmoral Castel之前,她特地到了射殺公鹿的莊園。當她走進密室,先看到被斬首的公鹿屍首,再看到被切割下來的鹿頭與角。所有親王/王子們都在追尋的公鹿(皇 宮權力),竟然死在爆發戶槍下,這無疑是對皇室威權被資本家去勢所做的最大諷刺。

看完《黛妃與女皇》後,不得不配服導演Stephen Frears的道德勇氣。這部電影是他花了多年力氣,訪問皇室周遭的相關工作人員,收集到許多非官方的小故事,再輔以媒體的相關報導,大膽側寫皇室內部對 於黛妃之死的冷淡背後的原因,而創作出來的劇本。黛妃之死距今僅十年,在所有評論尚未蓋棺論定,以及當事人皆還健在的情況下,編導不但在史實的考證下得格 外小心(因為稍有閃失,劇中人物都可以活著跳出來告你毀謗),還得排除政治力的壓迫,以戲劇的手法來詮釋這段七天之內不為人知的宮緯秘辛。

不過,隨著最近黛妃死因報告的出爐,勢必再度引起世人對於黛妃之死的好奇與想像。關於種種皇室暗殺黛妃的陰謀論,在電影裡並無多加著墨,只是加了一幕狗仔 隊為了搶新聞,枉顧人命飛車追逐的不堪畫面。黛安娜王妃的名氣,可說是成也媒體,敗也媒體。不過也拜影像科技所賜,《黛妃與女皇》裡使用大量的新聞資料畫 面,忠實地呈現黛妃過逝的七天內,舉國哀悼的悲傷氛圍。英國皇室對世人來講,本來就是一個比任何宗教更神秘的組織。透過電影鏡頭的呈現、近乎真實的人物側 寫,以及紀錄片式的新聞影片,讓觀眾能夠以全知觀點,揭開皇室的外衣,一窺這神秘家族背景,不為人知的真實人性。

註1:由於英國的政權由首相內閣及國會掌握,君主的實際角色則限於非黨派功能。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